15种常见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汇总
来源: | 浏览:3584 次 | 日期:2019-12-21
导读: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市场保护意识以及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强下,将有效促进市场需求的释放,为持续升温的土壤修复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中国环保在线 土壤修复】伴随着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实施,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市场保护意识以及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强下,将有效促进市场需求的释放,为持续升温的土壤修复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同时,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列入 2019 年重点工作,新增农村污染治理和长江经济带环境修复等内容,加之年初启动的《土壤法》,国家层面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炉,对土壤修复产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15种常见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有: 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 原理:通过一定的机械力在原位向污染介质中添加固化剂/稳定化剂,在充分混合的基础上, 使其与污染介质、污染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将污染土壤固封为结构完整的具有低渗透系数的固化体,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 适用性:适用于污染土壤,可处理金属类、石棉、放射性物质、腐蚀性无机物、氰化物以及砷化合物等无机物;农药/除草剂、石油或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以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