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纯环保科技
map
行业新闻
10月13日环保视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来源:  |  浏览:2004 次  |  日期:2015-10-15
2015年1月日新版《环境保护法》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强大的靠山,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的希冀。眼看就要满一周年,虽然新环保法的实施过程中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难题,但需要正视的是,它同样遭遇了严重的阻碍,那便是:非环境法律的“非绿色化”与环境法律出现“同室抄戈”的局面。这种局面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律被套上不合理考核指标等枷锁,导致环境法的效用大打折扣。

  

  在环保“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环境法制不健全、监管能力之后以及执法力量薄弱的大前提下,环保部门内部以及环保法律法律之间尚且存在巨大的“内耗”,实属不该。

  

  另一方面,新环保法的出台虽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但仍有不少业内专家“皱眉”。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环境保护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核通过,并非全国人民代表的大会通过,二者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因此,业内人士呼吁,为了从制度上促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以及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遇到的瓶颈难题,而方法便是,在编纂民法典的同时,加快进行环境法典的编纂。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环境法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法内部不同制度之间内耗、互相打架的问题,保障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各种制度能够运转流畅,从而达到真正为环境治理服务,成为环保各项工作的强大靠山。

  

  新环保法虽然号称“史上最严”和“钢牙利齿”,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虽然“严丝合缝”与“取长补短”,但如若不能解决“内耗”难题,不能集中力量,最终只能是溃不成军,就是“假牙”一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句发问,问的不仅是环境法律法规和环保部门内部,也包括整个环保制度与环保制度外的支持力度。
行业资讯

更多相关信息

  • 苏纯环保科技
  • 版权所有 © 2013 SUCHU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权利。 严格禁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转载本网站
    之所有信息。SUCHUN品牌产品均由SUCHUN Co.,LTD.独家销售。
    苏ICP备12001240号-1